《蠶絲棉花等原料》章節試讀:
白哥哥明明俊得很,怎麼可能小時候那麼丑?」
「大小姐家族中想必也有兄弟,難道沒見過這般情況?
實在不信,也可直接去白大人處求證。」
應付走半信半疑的大小姐,總算順利簽約。
窗外烏雲堆疊,陣陣涼風穿堂入室,預示一場暴風雨要來臨。
.期待中的暴風雨果然來了。
我手中的礦場在向沈家交貨後,突發各種意外,工人們鬧事罷工,朝廷順理成章地把礦場開採權收回,同時又「理所當然」地授權給沈家。
徐家在建州城內的綢緞莊,成衣店等陸續被「集中圍剿」—提供蠶絲棉花等原料的商戶被沈家高價截流,成衣鋪從掌柜到得力夥計被沈家重金挖走。
喪失信心的小商戶和百姓們,對徐家錢莊展開了一番擠兌,直接導致錢莊破產。
沈家在建州城大展拳腳,打壓了徐家,又贖回白家老宅,張羅着為白家修祖墳建祠堂,風頭一時無兩。
見沈家人這麼賣力地討好白宗麟,我也樂得借這股東風順水推舟—瞧不起落魄少年的徐家,最後一夕破產,也落得同樣落魄的結局,沒什麼比這更讓人覺得公平和解恨,也算對白宗麟有個交代。
當然,這個交代是表面上的,實際徐家沒有受到任何損失。
我用了九年時間,以金蟬脫殼的方式,把徐家的資金流化整為零,一點點抽離出來,轉移到商州,通州兩地的新商鋪,城內的徐家商鋪早就成了一個空殼子,即使沈家不動手,也要找個借口「合理垮塌」。
上游原料供應商因為沈家介入而違約,按照事先簽訂的契約賠了徐家五倍違約金,如此一來,倒比開鋪子賺的利潤還多。
為徐家立下汗馬功勞的老掌柜和夥計由於是自己走的,不用多給工錢,還得到妥善安排,給我省了不少事。
至於採石場,按照書中情節發展,明年它因為一場地震塌礦,損失巨大,成為徐家走向破敗的重要轉折點。
在我最想轉手的時候,沈家把採石場當做寶貝搶過去,當完冤種又當接盤俠,幫我做成「瞞天過海」之計,真是天降的活菩薩。
將爹娘送上前往通州的客船,我總算鬆口氣,剩下的就是離開前的收尾工作。
.用了一個月轉賣商鋪,清點家...